思源.2023. 4 月號
14
風積也厚
淺析寫好閱讀報告的方法
蔡少鋒
根 據(前)教育署中文組的《中小學中文實用寫作參考資料(試用)》,
閱讀報告的定義是「閱讀完文章或者書籍以後,把個人對作品的體
會、感想、分析、評價等記錄下來的文書」,其內容「頗為自由」、「沒有嚴
格的規限」,可以主觀、感性地抒發感想和體會,也可以客觀分析作品;在
形式上,則可選擇分項敍述或文章寫作的方式。1上述資料雖提及寫作閱讀
報告的一些注意事項,但沒有進一步說明怎樣才算是優秀的閱讀報告。
如果參照考評局對閱讀匯報(文字報告)的評核重點和不同等級的描
述,2我們當會對優秀的閱讀報告有一個較清晰的概念:
等級 內 容( 70%) 技 巧( 30%)
上品
(8-10 分) 準確理解作品的主題,感受
深刻,評論言之有據,更有
獨到的見解。
用詞準確豐富,文句通順簡潔,結構明
晰,能靈活運用適當的寫作技巧,表達
流暢,予人印象深刻。
中品
(4-7 分) 能理解作品的重點,並提出
合理的見解或評論。
用詞一般,文句通順,結構平穩,能嘗
試運用不同的寫作技巧;表達清晰。
下品
(1-3 分) 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,個人
見解不多,觀點欠明晰。
用詞欠準確,文句冗贅,結構紊亂,欠
缺寫作技巧。
然而,學生怎樣才能寫出考評局所形容的「上品」閱讀報告呢?本文將
參考幾位學者對閱讀報告的研究,旨在為撰寫優秀閱讀報告的方法提出實質
的建議。
掌握閱讀報告的結構與評價詞彙
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林偉業博士曾歸納十一屆(前)教育署舉辦的中一至
中五閱讀獎勵計勵的得獎閱讀報告,以此分析閱讀報告的文體特徵。林博
士提出,閱讀報告的「圖式結構」可以分拆為一層層的「文步」(moves), 而
不同的「文步」各有不同的「評價系統」(Appraisal System)類 型 。「圖式結構」
的好處在於學生能據此撰寫閱讀報告,而不會有無從入手的問題。而學生想
寫好閱讀報告,還要掌握「評價系統」中的相關詞彙。現大致整理如下: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