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思源專輯
他的靈魂。在新模式的「校本評核」中,無論是「閱
讀報告」還是「口頭匯報」都是書本的一次「重生」,
如何才能使之不致淪為「抄寫資料」、「複述內容」,
徒具形式的報告?這當然就是要能捉住作品的「靈
魂」,並將之描述出來。「資源套」中的「導賞工作紙」
正是為了幫助學生做到這點而設計的。要達到這個
目標,學生也要掌握使用工作紙的適當方法。
許多學生都以為完成了「導賞工作紙」,等於建
立了「閱讀報告」的寫作大綱,只要圍繞每一道題目
再拓展一下,補充一下資料即可。如是這樣,那麼
全部「閱讀報告」只會變成一個樣板。一般來說,
「導賞工作紙」旨在點出最有可能捕捉作品「靈魂」的
地方,就像玩「捉精靈」電子遊戲的「精靈地圖」一
樣,有些「景點」可能藏着較多「精靈」。換句話說,
應該是在「導賞工作紙」挑一、兩個自己喜歡的「思
考點」來發展-- 首先回到作品的文本上,圍繞這
些「思考點」作「印證式閱讀」:
1 檢視自己的設想是否成立,跟作品內容有
沒有相悖;
2 如沒有相悖,每個「思考點」是否可以拓展
出其他「子觀點」;
3 每個觀點又有哪些論據可支持,可以採用
甚麼手法闡述觀點(論證);
4 如在「導賞工作紙」中挑了多於一個「思考
點」,那麼「思考點」之間該如何串連成篇。
進行「印證式閱讀」時,要留意上述提及的「膚
淺詮釋」和「過度詮釋」之間的平衡。這是為何在上
面「聖物符號」中,象徵「重生石」的圖形都是連結
着三角形每道邊兒的中間點:
學生以「小組討論」和「座談會」形式示範「口頭匯
報」,中間插入黃教授對個別學生表現的點評,闡釋
學生最常犯的錯誤,不單側重於避免「言辭空廢」、
「過分詮釋」、「欠缺論據」等建構說話內容的訣竅,
還會就學生的表達技巧作點評,好讓學生更易掌握
新校本評核模式的要求。
「重生石」象徵的「印證式閱讀」
導賞工作紙
在《哈》中,「重生石」是二哥向死神討的寶物,
他希望令早夭的愛侶起死回生,結果愛侶復活了,
卻像殭屍一樣,徒然是具沒靈魂的空殼,而愛侶似
乎也不想復活。這個情節跟《科學怪人》中的年輕科
學家法蘭克斯坦之所以「製造」出科學怪人,同樣是
為了讓愛侶重生,怎料卻得着相同的結果。二哥因
為抵不住打擊而自殺,結果死神輕易而舉便收割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