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思源專輯
「校本評核」新模式帶來的新機遇
由 2024年開始,考生的文憑試總成績中有百分
之十五來自「校本評核」(須遞交一份「閱讀報告」和
一次「口頭匯報」,兩項任務中所涉書籍必須不同),
佔分率較閱讀卷甲部的12篇指定文言考核作品還要
高。換句話說,2023 年是為學生作好準備的最後關
頭。在如此緊迫的時間下,學校大概又會落入「且
戰且走」的狀況,老師的心力最後又是完全傾側到
「應試」層面上去,優化課程的良好設願的「嘗試」又
會再次遺落無蹤。更無奈的是,無論是「課程規劃」
的官方還是「日常教學」的校方,都原則上認同推廣
閱讀的「嘗試」。如果純然因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令此
良好設願失落於萌發期,那對中文教學來說無疑是
扼腕之歎。既然前線老師缺乏相關的教材資源,啟
思特別在新考核模式實行前,投入資源編纂《啟思
校本評核資源套》,就是期望在老師最急切需要相關
支援時,可有一套清晰易用、內容豐富,又精準配
合各個教學環節的資源套,供老師按校本需要調適
使用。我們都相信「應試」和推動閱讀的「嘗試」之
間並非相互排斥的,能幫助調和兩者達至平衡,才
是造就「試神」的大原則。
老舍在〈考而不死是為神〉劈頭便道出他認為考
試如何把莘莘學子折磨至死的原因:「考試制度是一
切制度裏最好的,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,而把
腦子嚴格的分成若干小塊塊。一塊裝歷史,一塊裝
化學,一塊……」老舍對考試的針砭可謂精到,現
在學子致死的原因大概也差不多。只是反過來想,
如果能幫助學生將這些零碎的知識板塊串連起來,
成為一幅完整的已有知識藍圖,未嘗不是功德無量
之舉。細想一下,「課外閱讀」似乎最有可能達至此
跨學科效用。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以《啟思校本評
核資源套》為例,解說啟思如何幫助老師和學生達
至這個串連的效用。
「隱形斗篷」象徵的三角關係
作者、文本、讀者
在《哈利波特·死神的聖物》中記述的三件聖
物,都是由死神按三兄弟的意願賜予的,書中出場
的次序分別是:「法力無邊」的「接骨木魔杖」、「起
死回生」的「重生石」和「抽離遁世」的「隱形斗篷」,
更以下面符號作為三件聖物的總體象徵。
文本
讀者
作者
隱形斗篷
指導和示範影片
(黃念欣教授講解)
重生石
導讀工作紙
接骨木魔杖
閱讀報告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