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
思源特稿
開店十六年,從尖沙
咀遷到荃灣,也換了幾個
地點,經營之艱難可想而
知。幸得來自台灣的店
主對辦書店和繪本情有獨
鍾,也不斷和李慧敏想新
點子推廣繪本閱讀,結聚
了一羣繪本愛好者,近年
更主動到小學辦講座,可
說小園花放,自成氣象。
成人先喜歡了繪本,
孩子就喜歡
孩子的書是成人挑的,李慧
敏對大人選書的口味深有體會,
這也是她推廣繪本閱讀的獨特視
角:「先讓成人喜歡讀繪本,孩
子才會喜歡。有些家長來買書
帶着功利目的,例如想孩子學知
識、改變行為。記得有一位家長
進店,很具體地問我有哪本書可
以改變她孩子好自誇的缺點。通
常我不會給他們一個答案和一本
書,我會先選一些適合成人或家
長讀的繪本,使他們先有共鳴,
然後體會到該為孩子選甚麼書。」
我們請李慧敏親自示範,這
位說故事能手馬上在書架上挑了
《完美小孩》(法文原著Michael
Escoffier and Matthieu Maudet "Un
Enfant Parfait"),就站在書架前逐
頁向讀者演繹,儼然在跟孩子說
故事的媽媽。這繪本畫風簡潔,
場景生活化,故事卻非常超現
實:兩夫婦到「孩子王超市」挑選
完美孩子,買了一個聰明、負責
任、有禮貌、愛整潔又安靜的完
美小孩回家,開始時這孩子聽教
聽話,事事合「父母」心意,使他
們非常滿意,但終於有一回,孩
子不願依父母的意願而為,閙情
緒了,這使父母很不滿意,覺得
貨不對辦,帶回超市要求退款。
誰知好戲在後頭,「不完美」的孩
子這時候說:「我也要找完美的父
母!」我們入神地聽李慧敏說故
事,看着那些逗趣的畫面,開始
時覺得「孩子王超市」的意念太
神了,繼而慶幸夫婦倆能找到陪
伴自己的乖孩子,慢慢又發覺這
樣的孩子實在不對勁,「退貨」的
情節更使人氣憤了:孩子不是貨
品,不可以不喜歡就退掉啊。作
為成人讀者,讀到這裏大抵已有
所反思了,最後的情節當然更有
當頭棒喝的效果:要求孩子完美
的父母,有沒有反思自己是不是
孩子心中完美的父母呢?
繪本的「愈療」作用
李慧敏說,關心孩子成長的
父母有很多,他們甚至會帶孩子
來找繪本「愈療」傷痛。例如有
一位丈夫過世的母親,想藉着讀
繪本跟四歲的孩子一起面對失去
親人的創痛。李於是推介了《送
給爸爸的小船》(英文原著 Jessixa
Bagley "Boats for Papa"):小水瀨
失去了爸爸後,媽媽鼓勵他把想
送給爸爸的東西、給爸爸的信放
到小船上送出大海,說爸爸會收
到,一定很喜歡。小水瀨做的東
西當然沒有送到爸爸手上,卻是
給媽媽從放出的小船上取回,保
存起來。一次偶然的情況下,這
些保存起來的信和手工給小水瀨
發現了,小水瀨這才意識到,其
實他該寫信給媽媽安慰她,因為
不只他一人為爸爸離開而傷心。
我不知道這位媽媽能不能平靜地
給孩子講這個故事,李慧敏卻是
平靜地說:「我鼓勵這位勇敢的媽
媽嘗試,但不要勉強,要自己準
備好了,才跟孩子一起面對。」
店主
李 慧 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