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
思源特稿
書店的百變形象
常逛書店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
毫不陌生,艺鵠本來是 May Fung 創
辦的非牟利慈善團體,協助管理富
德樓部份單位。2006年,專售英文
書籍的曙光書店結業,三千多本書
「無家可歸」,May Fung 便「 收 留 」它
們,2008 年在富德樓一樓成立艺鵠
書店。書店營運至今十多年,搬上了
十四樓,店員也換了好幾代。書店
主要出售以人文、哲學、藝術、本土
為主的書籍,近年獨立書店發展如雨
後春筍,艺鵠在後浪不停推進下,有
着怎樣的定位?現任店長 Mimi
說:「艺鵠主打文化和藝術的書
籍,市場比較小眾,選書時盡量
揀獨立出版的書籍,也支持本地
出版作品。」書店佔地一整層,
書量卻不多,皆因每本書都是店
長店員的私心選書,人們可以在
寬闊的環境中,挑選到喜愛的書
本到窗邊的座位,享受閱讀。店
員 Jane 補充,希望艺鵠是個給
人消閒的地方,「像旅遊景點,
吸引人們來打卡、Chill 着看書的
空間。」
鬧市中的「紅樹林」
訪問艺鵠書店
周怡玲
一家書店,甚麼東西會令你留下深刻
的印象?可能是上環半山小巷裏樓高兩層
的書店,灰白牆身配黑色窗框,讓你感受
閱讀是件精緻優雅的事;可能是基層和文
青混雜的深水埗裏的書店,堅持不打折扣
卻送你本地農產品,讓你感受到閱讀與社
區的關係何等緊密;可能是荃灣商業高樓
內的書店,坐在日式塌塌米欣賞窗外的青
山景色,讓你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。每家
書店都擁有自己的特色,吸引人們前來看
書、買書、參加讀書會,在銅鑼灣和灣仔
熙來攘往的鬧市中,卻有一家書店,不
同時候來訪,你都會發現它的面貌有所不
同,彷彿無法用三言兩語說出它的特色。
沒錯,說的就是「艺鵠」。